博物馆里的秘密]品味流沙成陆中的南汇味道

※发布时间:2018/4/6 22:50: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图为馆藏著名、慈善家、书画家、实业家王一亭早年代表作《丹凤朝阳》。图片为博物馆提供。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刘歆9月7日报道:你知道包括嘉定、宝山、南汇、奉贤等在内的占上海市面积七分之二的几个区县,都是从海底“崛起”的吗?你知道沧海和桑田之间的距离吗?你知道金山卫为什么叫“卫”、大团镇为什么被称为“团”、六灶又为什么是“灶”吗?你知道女儿出嫁时,母亲“哭嫁”时都会嘱咐些什么吗?……所有的答案,你都能在南汇博物馆里找到。

  在浦东新区惠南镇靖海上,“南汇博物馆欢迎你”的滚动屏幕远远地招揽着参观者。建筑面积3510平方米、陈列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规模在上海各博物馆中并不算大,但是不论是主题的设置还是声像结合的生动展示,南汇博物馆都让人对它印象深刻。

  走进被仿建成南汇老城门的博物馆展示厅大门,一部关于上海成陆、煮海制盐的历史就慢慢展开了画卷。馆长郭南凯介绍着展馆里的每一个细节,如数家珍。“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嘉定、宝山、南汇、奉贤、闵行的部分在内的,占上海总面积七分之二的地方都是长江上游泥沙堆积成陆后形成的。”随着馆长双手的移动,上海,这样真实镌刻着沧海变桑田痕迹的城市,露出了本来的样貌。

  在一个装载着“烽火台”的多展示区域内,呼啸的风声吹开了上海东南角的历史面纱。“这叫墩,”郭南凯指着情景内的烽火台这样告诉东方网记者,“按照排列的顺序,分别是一墩、二墩、三墩……这是从军事管理上来说的,而从级别上看,墩的上一级是所,再上一级是卫,金山卫就是这个概念。”

  走过成陆的历史,“煮海制盐”迎面而来。以元代《熬波图》为依据,上卤煎盐、日收散盐、担灰摊晒等场景在众人的吆喝声中、在水牛的嗷哞声中生动重现。“从经济管理机制上看,场、团、灶的分级就产生了,大团镇、六灶等地名就是这么来的。”

  既然是“南汇博物馆”,当然要有南汇的特色。沿着博物馆的展示区往里走,南汇特有的、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哭嫁歌”被“挂”在了墙上,周边的实景则被装饰成旧时婚嫁的情景。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古时的新床、嫁妆,还能戴上亲身聆听“亲娘”在“囡女”出阁前的叮咛嘱咐。

  “娘勿是多嫌侬来末惹厌侬,那亲爷受仔格拉帖子未无改移,经纱刷布末要头绳,囡女勿嫁勿。小女出嫁要媒人,干窠勿捉勿返青,稻秧勿拔勿成稻,小女勿嫁勿。”曲调回旋往复,略带着哭腔的唱词里藏着娘亲的无限疼爱。据郭南凯介绍,现在南汇地区会唱“哭嫁歌”的人并不多,多是老一辈的妈妈,而这些歌词正是根据她们的唱词一句一句“翻译”出来的。

  在“哭嫁歌”的一旁,还列着娘亲给要出嫁的女儿的“十教训”,虽比不上“三从四德”的概要,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娘教训侬囡总要听,新作媳妇时时要当心,别人家粥饭真难吃,不比勒娘家早睏晚起身;娘教训侬囡总要听,东方发白要起身,梳了头发洗了面,烧好早饭做营生;娘教训侬囡总要听,夫妻和睦最要紧,不可作小小丈夫来,秤砣虽小压千斤……”

  如此鲜活的民俗就这样被收纳在了小小的博物馆里,等着观众去欣赏,去发现,去品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馆长说,“哭嫁”只是展现南汇民俗的一个方面,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馆内会不定期推出一些主题活动。“今年中秋,我们打算集中展出800个月饼模子,请一些做月饼的师傅到现场来和市民一起做月饼,现场展示,现场制作。”一旁的人只是听着,似乎就已经闻到馆内飘出的浓浓的中国味、上海味、南汇味。

  如果说在历史和民俗中,你看到了南汇博物馆“古色古香”的一面,那么,点开“南汇博物馆”的微博,你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虽然开博时间不算长,但是“每日一品”的小栏目里,不紧不慢地向网友介绍馆内的藏品。

  微博上的一则“寻人启事”和馆内的特别展出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互动,而这一切均缘起一张黑白老照片。这张摄于1979年12月的照片上,南汇末代秀才苏局仙老人执笔端坐,围着他的则是“南市区少年宫书法组的小朋友”,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特地赶到南汇,“请百岁爷爷批卷”,而这张照片在此次苏局仙老人诞辰130周年的特别展中展出。

  为了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南汇博物馆在微博上发起了寻找当年这群“小朋友”的活动,而经过多方提供线索,当年书法活动的带队老师——原南市区少年宫专职书法老师毛彩庭老师已经找到。“时隔30多年,当时的小朋友现在应该也到了不惑之年,据说他们有些人在海外,希望能找到他们,再把他们聚在一起,一起来纪念苏局仙老人。”

  并没有问郭馆长为什么想要找到这些小朋友,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南汇人,苏局仙老人很幸福。不论是馆内常设展出的傅雷、吴仲超资照片、资料,还是像苏局仙这样的特别展,一个又一个没有被南汇历史遗忘的人,堆叠起了厚重的两个字——“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