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音乐曲风> 文章内容

音乐曲风传承广东音乐 岭南文化

※发布时间:2014-11-9 14:01:3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就冼星海合唱作品与广东音乐进行研讨

  昨日上午,由区委、区主办,广东省合唱协会、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沙湾镇共同承办的“星海作品与广东音乐大家谈”活动在沙湾镇举行。知名的历史学研究、冼星海创作研究、合唱指挥、流行音乐创作研究等领域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就冼星海合唱作品与广东音乐进行研讨。现将专家们的精彩发言摘登如下。

  陈春声番禺对岭南文化而言具有象征意义

  中山大学党委副、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声说,今年是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中大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交响音乐会,师生们会演奏校友创作的作品,其中肯定会有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在岭南大学求学和工作的那段经历。当时岭南大学所处的地方还属于番禺,因此不仅冼星海的籍贯是番禺,他音乐之的起点和接受系统音乐教育都是在之前的番禺范围内。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番禺对岭南文化而言具有象征意义,番禺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岭南人具有细腻、淡定、包容、大度、随和的特点,这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应的岭南文化也具有包容性,比较接近老百姓的生活,许多外来文化都融入到了岭南文化。冼星海接受过岭南文化的洗礼,后来到过澳门和新加坡,因此他接受过许多文化的熏陶,他对外来文化没有特别的。他主张在音乐作品里民族的、民间的、传统的东西,但也并不外来的元素。他内心有本土文化的根,但也接纳其他文化,因此他的作品很宏大。

  周广平

  丰厚文化底蕴

  孕育出冼星海

  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广平说,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的冼星海,诞生在广东番禺这块富有丰厚文化底蕴、产生了广东音乐的沃土上。岭南文化和广东音乐的乳汁养育了冼星海,虽然在他40年短暂的一生中,在广东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主要的音乐创作活动也不在广东。但他曾在岭南大学和培正中学从事的音乐活动,更丰富了他对家乡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积淀。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富有浓郁的家乡文化气息。如歌曲《顶硬上》就是受母亲的影响,采用广东搬运工人的劳动写成;而他最后一部音乐作品,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的第四部分“下山虎”,正是采用了广东音乐《醒狮》中的音乐元素写成。正是由于岭南文化和广东音乐丰厚的文化底蕴,才孕育出冼星海这样的音乐家,使他能创作出象征中华民族伟大的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

  广东音乐发源于番禺沙湾,这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音乐形式,就是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人民大众在自娱自乐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它才那么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仅就如何发展广东地域音乐文化建设谈点:

  首先,希望各级应加大对群众音乐文化的扶持力度。健全群众文化管理机制,配齐专门管理人员,在场地、设施、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使老百姓在物质生活和生活上都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

  其次,举办类似于“羊城花会”那样的、在全国具有影响的音乐赛事,设立以“广东音乐”为主要项目的项。大赛可分专业组和业余组两个级别。专业组的任务是推出新人新作,使岭南文化得以传承并赋予新的生机;而业余组的目的则更为重要,要让民间音乐团体、社区私伙局,特别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够全民参与其中。

  同时,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岭南文化和广东音乐继续向全世界。在这一方面,番禺区委、区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范例,那就是连续举办了八届“星海国际合唱节”,并已形成品牌,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今后,可依托建于番禺广州大学城内、以冼星海名字命名的星海音乐学院,共同将“国际音乐节”这样的品牌打造得更加鲜亮。举办各种音乐赛事,召开各种音乐文化研讨会、高峰论坛等。通过这样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认识番禺,了解“新岭南文化”建设。也使番禺通过这个窗口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

  安

  创作具有岭南味的

  广东音乐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安说,冼星海在番禺生活和学习过,他本身也会受到本地风土民情的影响,尤其是广东音乐这种成熟乐种的影响。他的不少音乐作品都融入了广东音乐的曲风,有不少民族民间的特点。比如《黄河大合唱》,是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音乐作品,老百姓又容易接受,原因就是他的音乐素材来源于民间和民族,加之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所以他的作品很有生命力。

  我们在研究广东音乐对冼星海音乐创作的影响时,不必刻意去寻找哪个作品用了某个广东音乐元素。我认为他的音乐创作是受到广东音乐的熏陶,他的民族音乐的积淀和情结是浓郁的,并深入到他的作品中。广东音乐的风格和岭南文化的风格在他的作品里有深刻体现,以至于他写出来的作品具有中国气派,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现在很多音乐作品都融入了广东音乐的曲风,实际上我也认为广东音乐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风格是可以大量吸收到反映岭南一些题材的作品中去。但一定要运用好,使作品有,让我们的岭南音乐元素得到不断发展。我认为现在我们新创作的广东音乐作品还较少,有岭南味的广东音乐作品不多,在广东音乐的创作上还有很长的要走。

  蔡洐棻

  广东音乐与流行音乐

  相互借鉴

  著名粤曲撰曲家、一级编剧蔡洐棻说,广东音乐最流行最活跃的时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现在的影响已经日渐式微。它是我国一种的乐种类。以标题音乐为主,比如赛龙舟表达的就是赛龙舟的场景,不像西洋音乐,标题为第几乐章和某某大调等。这说明广东音乐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紧贴生活去创作,有一种特别的岭南风情和乡土气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十几年前,、政协、党代表会议以及选举投票期间背景音乐,大部分播放的都是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一种能够包罗万汇的乐种,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只要是好听的乐器都可以借鉴,经过加工创作,融入到自身音乐当中。可以这样说,广东音乐的诞生就是依靠着“拿来主义”。因此,广东音乐对流行音乐也不。广东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流行音乐《毛毛雨》,当时这首歌十分流行,而到了现在,这首歌曲已经纳入到了广东音乐范畴。这说明了广东音乐与流行音乐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陶文华

  希望合唱作品创作

  融入更多广东音乐元素

  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星海合唱团指挥陶文华就广东音乐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给予了希望,希望今后合唱作品创作融入更多广东音乐元素。

  昨天的研讨会上,一段大合唱《龙舟飞歌》视频表演画面,把整个龙舟赛的场面描述了出来,让观众如痴如醉,也打开了广东音乐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话题。陶文华说,这么多年来,很多作曲家为广东音乐的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作了很多广东音乐作品。现在广东音乐合唱的作品非常多,但多数作品还是停留在把广东单独音乐搬过来,填一下歌词,改一改,并没有完全融入广东音乐元素,因此,在今后的创作合唱作品中,如何融入广东音乐元素,需要创作家们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也希望更多的作曲作家们更加了解广东音乐的元素、广东音乐的特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广东音乐现代合唱作品,使广东音乐更加广为流行。

  曹光平

  广东音乐元素还需挖掘

  著名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曹光平说,在他工作的四十多年里,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创作各类乐曲作品500多个,并多次在国内外获。

  曹光平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他的改编和创作音乐作品的例子。他认为大部分广东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不是很庞大,以中小型为主,这是传统特色,传统广东音乐的结构应当突破,将传统的音乐手法与一些近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他指出,冼星海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他的许多作品创作手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的作品里有许多广东音乐元素,通过民间传统元素的融入使作品更加的生动更加的有生命力。

  高翔

  吸收现代流行元素

  让传统音乐取得新发展

  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广州市流行音乐协会,舞蹈《梦柳堂》音乐作者高翔就广东沙湾音乐应该吸收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翔认为,现在的古典音乐就是曾经的流行音乐,现在的流行音乐有些也会成为将来的古典音乐,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突破传统文化的经验主义思维瓶颈。高翔指出高音乐文化遗产的核心是建立在各地方言上的旋律,如果没有方言,就没有中国音乐的多样性,比如,你唱一段广东粤曲或咸水歌,音准节奏再多,当地人可以明白,但换成非粤语地区的人,可能你唱得好不可听一锅粥就把它弄糊了,因此,艺术家的责任就是找出音乐中的核心部分,砍掉流传中的和枝节,把传统音乐真正的精华进行提炼,保留传统音乐中的一些地方语言和腔调,吸收现代时尚流行元素。

  高翔说,前段时间,他帮沙湾创作一首咸水歌,他发现传统的咸水歌在当地一般只有50岁以上的人会唱,年轻人不会唱,于是,他保留了传统咸水歌的旋律,采用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让年轻人也喜欢。

  梁谋

  星海作品与沙湾音乐

  有渊源关系

  番禺文化名人、岭南文化研究学者、《沙湾何氏与广东音乐》一书作者梁谋指出,星海作品与广东沙湾音乐有着渊源关系。

  梁谋说,冼星海的出生地榄核镇在建国前属沙湾何氏家族管辖,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广东音乐何氏三杰(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的故乡。沙湾、榄核一带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谣:如咸水歌、南音、龙舟、木鱼,儿歌等,冼星海的作品当中,含有浓郁的沙湾音乐元素。如1940年冼星海创作的大型交响乐章《民族解放交响乐》第三章《祖国》的第一段《龙船舞》,取材于南国水乡,五月端午龙舟竞渡,人们,克服困难,奋发向前,不获全胜誓不的民族为题材而写成的乐章,它与沙湾何氏创作的广东音乐不朽之作《赛龙夺锦》的创作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莫斯科时,冼星海用广东小曲《饿马摇铃》、《双飞蝴蝶》等,作为创作素材,创作了《后方》,《饿马摇铃》也是何氏家传之作。

  为什么星海作品含有典型的广东音乐曲调?梁谋说冼星海出生在番禺水乡,与他儿时听到的旋律有关。小星海踏入,就随母亲一同捱苦捱难了,年轻守寡的母亲为了将小星海抚养,带着小星海颠沛,咬紧牙关顶着干重活,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总爱抱着小星海哼起“顶硬上‘’的劳动来:”哎呵哟呵,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定心肝去挨世,哎呵哟呵!‘这简单的旋律,既是小星海的曲,也是冼母挣扎的,久而久之,便成了星海童稚心灵上不可磨灭的启蒙乐章。

  后来,洗星海将“顶硬上”这首启蒙曲,作为纪念母亲的歌。此外,在沙湾、榄核一带流行的民歌、童谣如“鸡公仔”、“月光光”等,冼星海也将之谱人乐曲,由此可见广东沙湾音乐对冼星海影响之深。

  (根据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陈春声中山大学党委副、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广平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蔡洐棻著名粤曲撰曲家、一级编剧

  陶文华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星海合唱团指挥

  曹光平著名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

  高翔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广州市流行音乐协会,舞蹈《梦柳堂》音乐作者

  梁谋番禺文化名人、岭南文化研究学者、《沙湾何氏与广东音乐》作者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