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音乐曲风> 文章内容

崇明山歌被赋予当今世界音乐曲风 《潮水娘娘》变洋气

※发布时间:2016-2-20 17:31:3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的舞台上,在一片片芦苇的掩映下,乐队被分成两个阵列。左边是交响乐队中才有的弦乐声部,右边是电子合成器、电子鼓等流行音乐的常见配器。在空灵、飘逸、略带神秘气息又节奏鲜明的音乐声中,女歌手唱了起来,乍一听,那些转音特质接近印度歌曲,而歌词则像是外文。仔细一看,舞台天幕上的大屏幕打出了歌词:“五更鸡鸣鹁鸪啼,丫头嫁了太湖西,青山竹园望不见,浪白涛涛哪得归……”这一幕,出现在前晚“沙上风——崇明根源音乐会”上。女歌手高山以“根源”和“融合”曲风演绎的崇明山歌《潮水娘娘》正是音乐会的主题曲。拥有千年历史的山歌被赋予当今世界音乐曲风的形式,既是传统民乐的创新,又让坐在的崇明观众惊喜:“我们崇明很洋气啊!”

  挖掘上海的“世界音乐”

  这台音乐会的策划人,就是2010上海世博会世界音乐周的策划人杨光磊。他曾是上海轻音乐团副团长,出身于音乐世家——外婆许秉兰、母亲杨伟莉都是歌唱家,母亲还担任过文工团副团长。世界音乐,简言之就是、各地,具有民族性但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偏向通俗的音乐,多流行于欧美。世博会后,杨光磊把“世界音乐季”的形式留在了上海。每年,他都会邀请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乐队来上海演绎风格多样的世界音乐。他自己还去、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寻觅既原生态又可能与现代音乐接轨的中国的“世界音乐”。久而久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开始自省:“有什么本地音乐可以代表上海的声音,成为上海的‘世界音乐’呢?”于是,他开始挖掘,“上海的含义之一,就是海上。而‘沪’这个字最早的出处就是捕鱼工具,所以我觉得要到上海入海口去寻找潮声。”他说。

  2年前,他来到崇明,向当地和文化部门表达了这个想法。出乎他的意料,崇明县文广局曾对崇明山歌做过普查,一下子亮出了300多首。原来,他们常年与南通、启东等地文化馆以唱山歌的方式互动。但他们也叹苦经:有几个传承人到学校去传授山歌,学生们几乎都没有兴趣学。杨光磊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在学校教唱的山歌更像是戏歌,接近戏曲;还有一部分只有歌词没有曲调,而且有些歌词“太原生态”,例如“我是上门女婿,不要看不起我”之类,与当下时代不符。

  创制世界的“上海声音”

  于是,杨光磊一方面把歌词改得更加与时俱进,一方面请来彭程、万理、吴节等音乐人挑选了其中的9首进行重新编配。在完全没有更改一个音符的前提下,融入民谣、节奏与布鲁斯等流行元素,加入背景和声,创制完成的《潮水娘娘》听起来就好似风靡全球、获得多个格莱美的“迷”乐队(Enigma)的作品。加上根据《十张台子》改歌词的《家书》,以及耳熟能详的《酿酒歌》等8首歌,组成了这台音乐会,也正是他们“上海声音”系列唱片中的首张——《潮汐》中的歌曲。

  崇明山歌一千多年来首次进入剧场,大大鼓舞了崇明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在大剧院欣赏了意大利舞美师打造的舞台、上海轻音乐团伴奏下各歌手演绎的崇明“世界音乐”后,忍不住自赞:“崇明真美!”

  首席记者朱光

  马上评

  唱山歌挺腰杆

  杨光磊透露,按他的思,音乐会的名字应是“海上听潮”,崇明是上海的“源头”;首张收录9首崇明“世界音乐”歌曲的专辑名为《潮汐》;《潮水娘娘》开篇就是潮水声声……但崇明相关工作人员原先有些,“崇明岛怎么可以代表上海呢?我们就是东沙啊、西沙啦,风刮沙子,把我们岛吹出来的。所以,就叫‘沙上风’吧!”

  音乐会后,崇明人欢欣鼓舞起来,也倾向于可以考虑“海上听潮”,崇明岛是上海的入海口,原本貌似即将偃旗息鼓的山歌,被赋予世界通行的音乐语言,又有活跃起来的苗头了。于是,崇明当即决定将今年春节团拜会的内容更换为“世界音乐风”的崇明山歌……这台音乐会也是典型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硕果。对于上海其他具有演艺性质的非遗项目的“活化”具有借鉴意义。

  本地文化能受到更广大区域人民的喜爱,人的腰杆都会更挺。

  相关链接

  ■山歌:即民歌,也是诗的源流。崇明山歌是上海市非遗项目,有13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发展,崇明山歌渐渐与社会脱节,面临消逝。

  ■世界音乐(Worldmusic):又称民族流行音乐(Ethnopop)根源流行音乐(rootpop),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代表音乐家包括歌手恩雅、希腊钢琴家雅尼、日本钢琴家喜多郎、“迷”乐团等。中国、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歌曲也属“世界音乐”。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的舞台上,在一片片芦苇的掩映下,乐队被分成两个阵列。左边是交响乐队中才有的弦乐声部,右边是电子合成器、电子鼓等流行音乐的常见配器。在空灵、飘逸、略带神秘气息又节奏鲜明的音乐声中,女歌手唱了起来,乍一听,那些转音特质接近印度歌曲,而歌词则像是外文。仔细一看,舞台天幕上的大屏幕打出了歌词:“五更鸡鸣鹁鸪啼,丫头嫁了太湖西,青山竹园望不见,浪白涛涛哪得归……”这一幕,出现在前晚“沙上风——崇明根源音乐会”上。女歌手高山以“根源”和“融合”曲风演绎的崇明山歌《潮水娘娘》正是音乐会的主题曲。拥有千年历史的山歌被赋予当今世界音乐曲风的形式,既是传统民乐的创新,又让坐在的崇明观众惊喜:“我们崇明很洋气啊!”

  挖掘上海的“世界音乐”

  这台音乐会的策划人,就是2010上海世博会世界音乐周的策划人杨光磊。他曾是上海轻音乐团副团长,出身于音乐世家——外婆许秉兰、母亲杨伟莉都是歌唱家,母亲还担任过文工团副团长。世界音乐,简言之就是、各地,具有民族性但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偏向通俗的音乐,多流行于欧美。世博会后,杨光磊把“世界音乐季”的形式留在了上海。每年,他都会邀请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乐队来上海演绎风格多样的世界音乐。他自己还去、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寻觅既原生态又可能与现代音乐接轨的中国的“世界音乐”。久而久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开始自省:“有什么本地音乐可以代表上海的声音,成为上海的‘世界音乐’呢?”于是,他开始挖掘,“上海的含义之一,就是海上。而‘沪’这个字最早的出处就是捕鱼工具,所以我觉得要到上海入海口去寻找潮声。”他说。

  2年前,他来到崇明,向当地和文化部门表达了这个想法。出乎他的意料,崇明县文广局曾对崇明山歌做过普查,一下子亮出了300多首。原来,他们常年与南通、启东等地文化馆以唱山歌的方式互动。但他们也叹苦经:有几个传承人到学校去传授山歌,学生们几乎都没有兴趣学。杨光磊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在学校教唱的山歌更像是戏歌,接近戏曲;还有一部分只有歌词没有曲调,而且有些歌词“太原生态”,例如“我是上门女婿,不要看不起我”之类,与当下时代不符。

  创制世界的“上海声音”

  于是,杨光磊一方面把歌词改得更加与时俱进,一方面请来彭程、万理、吴节等音乐人挑选了其中的9首进行重新编配。在完全没有更改一个音符的前提下,融入民谣、节奏与布鲁斯等流行元素,加入背景和声,创制完成的《潮水娘娘》听起来就好似风靡全球、获得多个格莱美的“迷”乐队(Enigma)的作品。加上根据《十张台子》改歌词的《家书》,以及耳熟能详的《酿酒歌》等8首歌,组成了这台音乐会,也正是他们“上海声音”系列唱片中的首张——《潮汐》中的歌曲。

  崇明山歌一千多年来首次进入剧场,大大鼓舞了崇明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在大剧院欣赏了意大利舞美师打造的舞台、上海轻音乐团伴奏下各歌手演绎的崇明“世界音乐”后,忍不住自赞:“崇明真美!”

  首席记者朱光

  马上评

  唱山歌挺腰杆

  杨光磊透露,按他的思,音乐会的名字应是“海上听潮”,崇明是上海的“源头”;首张收录9首崇明“世界音乐”歌曲的专辑名为《潮汐》;《潮水娘娘》开篇就是潮水声声……但崇明相关工作人员原先有些,“崇明岛怎么可以代表上海呢?我们就是东沙啊、西沙啦,风刮沙子,把我们岛吹出来的。所以,就叫‘沙上风’吧!”

  音乐会后,崇明人欢欣鼓舞起来,也倾向于可以考虑“海上听潮”,崇明岛是上海的入海口,原本貌似即将偃旗息鼓的山歌,被赋予世界通行的音乐语言,又有活跃起来的苗头了。于是,崇明当即决定将今年春节团拜会的内容更换为“世界音乐风”的崇明山歌……这台音乐会也是典型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硕果。对于上海其他具有演艺性质的非遗项目的“活化”具有借鉴意义。

  本地文化能受到更广大区域人民的喜爱,人的腰杆都会更挺。

  相关链接

  ■山歌:即民歌,也是诗的源流。崇明山歌是上海市非遗项目,有13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发展,崇明山歌渐渐与社会脱节,面临消逝。

  ■世界音乐(Worldmusic):又称民族流行音乐(Ethnopop)根源流行音乐(rootpop),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代表音乐家包括歌手恩雅、希腊钢琴家雅尼、日本钢琴家喜多郎、“迷”乐团等。中国、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歌曲也属“世界音乐”。

推荐: